近日,第19届“西门子杯”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总决赛在山西太原圆满落幕。该项赛事是在教育部与西门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下举办的国家A类竞赛,由中国仿真学会和西门子(中国)有限公司联合主办,涵盖智能装备研发、工程设计、数字孪生等前沿方向,共设11个赛项,吸引了来自968所高校的10737支队伍、超过36000名师生参与。
自2025年3月开赛以来,机械优集学院高度重视、积极组织,共选派19支队伍,57名学生,21名指导教师参赛,学生来自大一到大三年级,本院机制、机械、智造、机电、工业工程等多个专业,参赛赛道从去年的1个拓展至4个,覆盖智能装备设计与数字孪生制造、智能产线设计与开发、精益智造与协作机器人以及工业嵌入式系统开发等领域,与学院专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。
通过系统培训与集中指导,参赛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协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。在6月至7月进行的初赛中,学院13支队伍表现优异,共获省级特等奖1项、一等奖5项、二等奖5项、三等奖2项,以及个人赛奖项4项,多项成绩实现突破。
其中,由宦海祥和李春燕老师指导,吴凡、郑嘉煌、华民渝组成的团队荣获“智能装备设计与数字孪生制造”方向省级特等奖;由李亮和董晓慧老师指导,吴鸿、许宇辰、赵强组成的团队获“精益制造与协作机器人”方向省级一等奖,两队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。
8月11日至15日,全国总决赛在太原理工大学举行。经过激烈角逐,宦海祥与李春燕老师指导的团队在“智能装备设计与数字孪生制造”赛道中荣获国家级二等奖。该赛题源于数控机床研发与验证的真实企业项目,综合考察数字化孪生、CAD/CAM软件应用、虚拟加工及系统仿真等多项关键技术。
“西门子杯”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始终聚焦智能制造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工程应用,通过企业真实项目和环境,锤炼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,推动跨学科融合与产教协同发展,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提供了重要平台,也在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第19届“西门子杯”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 获奖情况 |
赛道 | 获奖情况 | 学生团队 | 指导老师 |
班级 | 姓名 | 班级 | 姓名 | 班级 | 姓名 |
智能装备设计与数字孪生制造方向 | 国家级二等奖 省级特等奖 | B机械222 | 吴凡 | B机械233 | 郑嘉煌 | B机械222 | 华民渝 | 李春燕 | 宦海祥 |
省级一等奖 | D机制244 | 佟占杰 | D机制244 | 吴思远 | D机制244 | 李天亮 | 赵健 | 董香龙 |
省级一等奖 | B机制233 | 张珂豪 | B机制233 | 孙正阳 | B机制234 | 陈永伟 | 张广冬 | 王春雨 |
省级一等奖 | D机制243 | 张志远 | D机制241 | 应丰宇 | D机制244 | 王文博 | 刘军 | 焦丽丽 |
省级二等奖 | B机电232 | 常楷杰 | B机电231 | 吴涵曦 | B机械231 | 刘元浩 | 李春燕 | 杨晓冬 |
精益智造与协作机器人方向 | 省级一等奖 | B机电231 | 吴鸿 | B机电231 | 许宇辰 | B机电231 | 赵强 | 董晓慧 | 李亮 |
省级一等奖 | B机械233 | 程静 | B机械233 | 曹宇昂 | B机械233 | 郑嘉煌 | 李春燕 | 周耀武 |
省级二等奖 | D机制231 | 徐荣盛 | B机电231 | 殷浩 | B工业221 | 焦宁婧 | 李春燕 | 顾金彤 |
省级二等奖 | B机械231 | 刘奇 | B机械233 | 吕明军 | B机械233 | 朱奕成 | 刘军 | 刘元珍 |
省级三等奖 | S机电231 | 严军 | S机电231 | 谷泉烨 | S智造231 | 胡志远 | 李春燕 | 阎小民 |
智能产线数字孪生设计与开发方向 | 省级二等奖 | B机械221 | 鲁靖鹏 | B机械222 | 吴煜健 | B机械243 | 杨嘉禾 | 刘军 | 李春燕 |
省级二等奖 | B智造242 | 朱勤学 | C机制241 | 刘宇航 | C机制241 | 李垣杨 | 李春燕 | 程云庆 |
工业嵌入式系统开发方向 | 省级三等奖 | B机械233 | 沈昊阳 | D机制232 | 薛亚楠 | B机械233 | 田翔 | 李春燕 | 赵雪雅 |








